江西通江岭铜钨矿床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来源期刊:中国钨业2018年第5期
论文作者:胡正华 胡朗明
文章页码:15 - 20
关键词:铜钨矿体;白钨矿;找矿意义;通江岭;九瑞;
摘 要:通江岭矿区钨铜矿体受花岗闪长斑岩与断裂F1的控制,总体走向NEE、倾向南东,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与茅口组碳酸盐岩接触带,具有"上铜下铜钨"的矿化分带特征。铜钨矿床类型为斑岩-夕卡岩型,白钨矿颗粒细小,呈浸染状、细脉状产于夕卡岩与斑岩体中。通江岭矿区深部花岗闪长斑岩沿石炭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或五通面、奥陶—志留系所形成的"硅/钙界面"接触带侵位部位,具有寻找厚层状斑岩-夕卡岩型钨或钨铜矿体的潜力;而通江岭铜钨共生矿体新发现,对九瑞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找矿有借鉴意义。
胡正华1,2,3,胡朗明4
1.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
摘 要:通江岭矿区钨铜矿体受花岗闪长斑岩与断裂F1的控制,总体走向NEE、倾向南东,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与茅口组碳酸盐岩接触带,具有"上铜下铜钨"的矿化分带特征。铜钨矿床类型为斑岩-夕卡岩型,白钨矿颗粒细小,呈浸染状、细脉状产于夕卡岩与斑岩体中。通江岭矿区深部花岗闪长斑岩沿石炭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或五通面、奥陶—志留系所形成的"硅/钙界面"接触带侵位部位,具有寻找厚层状斑岩-夕卡岩型钨或钨铜矿体的潜力;而通江岭铜钨共生矿体新发现,对九瑞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找矿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铜钨矿体;白钨矿;找矿意义;通江岭;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