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白刺籽粕接枝高吸油树脂NSM-g-P(MMA-co-BA)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5年第20期

论文作者:海靖杰 白波 杨丽衡 丁晨旭 王洪伦 索有瑞

文章页码:28 - 74

关键词:白刺籽粕;高吸油树脂;接枝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

摘    要:以白刺籽粕(NSM)为基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高性能吸油树脂NSM-g-P(MMA-co-BA)。利用FTIR、SEM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NSM、BPO、MBA用量、单体配比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及吸油动力学。结果表明,NSMg-P(MMA-co-BA)是一种表面交联型复合物,NSM粉末在复合物中呈弥散状分散,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制备树脂的最佳条件为:m(BA)∶m(MMA)=1∶1,ω(BPO)=0.7%,ω(MBA)=0.04%,ω(NSM)=3.1%,于70℃下反应70min。室温下NSM-g-P(MMA-co-BA)对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1.6g/g、36.7g/g、24.4g/g、18.5g/g、32.4g/g,吸油平衡时间约50min。吸油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油速率大小为: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该树脂对工业机油、油水混合物和水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1.7g/g、24.7g/g、0.09g/g。

详情信息展示

白刺籽粕接枝高吸油树脂NSM-g-P(MMA-co-BA)的制备与性能

海靖杰1,白波2,杨丽衡1,丁晨旭2,王洪伦2,索有瑞2

1.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摘 要:以白刺籽粕(NSM)为基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高性能吸油树脂NSM-g-P(MMA-co-BA)。利用FTIR、SEM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NSM、BPO、MBA用量、单体配比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及吸油动力学。结果表明,NSMg-P(MMA-co-BA)是一种表面交联型复合物,NSM粉末在复合物中呈弥散状分散,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制备树脂的最佳条件为:m(BA)∶m(MMA)=1∶1,ω(BPO)=0.7%,ω(MBA)=0.04%,ω(NSM)=3.1%,于70℃下反应70min。室温下NSM-g-P(MMA-co-BA)对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1.6g/g、36.7g/g、24.4g/g、18.5g/g、32.4g/g,吸油平衡时间约50min。吸油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油速率大小为: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该树脂对工业机油、油水混合物和水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1.7g/g、24.7g/g、0.09g/g。

关键词:白刺籽粕;高吸油树脂;接枝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