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生态关键地段识别研究——以大冶市为例
来源期刊:金属矿山2018年第3期
论文作者:唐荣彬 付梅臣 陈勇
文章页码:161 - 167
关键词:采矿干扰;位置型关键生态地段;最小阻力面模型;GIS;矿业城市;
摘 要: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生态关键地段对维持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冶市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原理,将作为"源"的矿山企业的影响系数进行量化,系统研究了干扰扩散的阻力构成和运作机理,构建了采矿干扰扩散的阻力面模型(MIDR),最终识别出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位置型关键生态地段,并对其空间分布的位置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冶市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生态关键地段覆盖了主要矿山、生态敏感区与脆弱区,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3%,这些生态关键地段是维系矿业城市生态平衡与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重点区域,加强这些关键地段的监管,能够有效控制矿山外部性的外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唐荣彬1,付梅臣1,陈勇2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2.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 要: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生态关键地段对维持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冶市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原理,将作为"源"的矿山企业的影响系数进行量化,系统研究了干扰扩散的阻力构成和运作机理,构建了采矿干扰扩散的阻力面模型(MIDR),最终识别出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位置型关键生态地段,并对其空间分布的位置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冶市控制采矿干扰扩散的生态关键地段覆盖了主要矿山、生态敏感区与脆弱区,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3%,这些生态关键地段是维系矿业城市生态平衡与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重点区域,加强这些关键地段的监管,能够有效控制矿山外部性的外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采矿干扰;位置型关键生态地段;最小阻力面模型;GIS;矿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