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钛酸铜钙纳米纤维/液体硅橡胶复合介质非线性电导性能

来源期刊:复合材料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作者:迟庆国 李振 张天栋 张昌海

文章页码:2247 - 2258

关键词:纳米纤维;硅橡胶;非线性;电导率;介电常数;空间电荷;击穿强度;仿真;

摘    要:为解决直流电缆附件内因温度梯度和材料电导率差异而引起的局部电场畸变的难题,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钛酸铜钙(CaCu3Ti4O12)纳米纤维,并将其分散在液体硅橡胶中合成了具有非线性电导特性的CaCu3Ti4O12纳米纤维/液体硅橡胶复合介质。采用XRD和SEM对CaCu3Ti4O12纳米纤维和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介质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并对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空间电荷特性及在30℃、50℃、70℃条件下电导率随电场强度变化规律和击穿强度进行测试,最后建立电缆附件模型,并对附件应力锥根部电场进行仿真。结果发现: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都随着CaCu3Ti4O12纳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纳米纤维达到3vol%时复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增加到3.27,非线性电导率也变化了近4个数量级,经过空间电荷测试发现,空间电荷的消散量与CaCu3Ti4O12纳米纤维含量也正相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随纳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对附件进行稳态电压作用下的电场分布仿真分析发现,当CaCu3Ti4O12纳米纤维的含量为2vol%时,应力锥根部最大电场强度已经从增强绝缘中转移到电缆主绝缘中,在正、反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3vol%含量的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介质作为增强绝缘材料时最大电场强度均远远低于其击穿强度。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aCu3Ti4O12纳米纤维作为填充相在较低的掺杂浓度实现了对液体硅橡胶的改性,满足了复合介质应用于电缆附件的电气绝缘性能需求。

详情信息展示

钛酸铜钙纳米纤维/液体硅橡胶复合介质非线性电导性能

迟庆国,李振,张天栋,张昌海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解决直流电缆附件内因温度梯度和材料电导率差异而引起的局部电场畸变的难题,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钛酸铜钙(CaCu3Ti4O12)纳米纤维,并将其分散在液体硅橡胶中合成了具有非线性电导特性的CaCu3Ti4O12纳米纤维/液体硅橡胶复合介质。采用XRD和SEM对CaCu3Ti4O12纳米纤维和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介质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并对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空间电荷特性及在30℃、50℃、70℃条件下电导率随电场强度变化规律和击穿强度进行测试,最后建立电缆附件模型,并对附件应力锥根部电场进行仿真。结果发现: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都随着CaCu3Ti4O12纳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纳米纤维达到3vol%时复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增加到3.27,非线性电导率也变化了近4个数量级,经过空间电荷测试发现,空间电荷的消散量与CaCu3Ti4O12纳米纤维含量也正相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随纳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对附件进行稳态电压作用下的电场分布仿真分析发现,当CaCu3Ti4O12纳米纤维的含量为2vol%时,应力锥根部最大电场强度已经从增强绝缘中转移到电缆主绝缘中,在正、反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3vol%含量的CaCu3Ti4O12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介质作为增强绝缘材料时最大电场强度均远远低于其击穿强度。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aCu3Ti4O12纳米纤维作为填充相在较低的掺杂浓度实现了对液体硅橡胶的改性,满足了复合介质应用于电缆附件的电气绝缘性能需求。

关键词:纳米纤维;硅橡胶;非线性;电导率;介电常数;空间电荷;击穿强度;仿真;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