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法制备煤矸石微晶玻璃及其烧结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6年第18期
论文作者:孙道胜 管艳梅 刘开伟 王爱国 王世超
文章页码:134 - 137
关键词:煤矸石;微晶玻璃;烧结法;碱含量;
摘 要:以淮南矿区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微晶玻璃,并研究了Na2O含量对基础玻璃熔制温度、微晶玻璃晶化温度、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微晶玻璃体积密度、耐酸碱等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淮南矿区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并且随Na2O含量从10%增至25%,玻璃熔制和晶化温度分别从1450℃降低到1300℃,950℃降低到700℃;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由含铁镁橄榄石相转变为霞石相,最终转变为硅铝酸钠相,且微晶玻璃的结构均匀性不断提高;微晶玻璃的致密性先增加后降低,耐酸碱性良好,但Na2O含量过多对微晶玻璃耐酸性不利。
孙道胜,管艳梅,刘开伟,王爱国,王世超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省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
摘 要:以淮南矿区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微晶玻璃,并研究了Na2O含量对基础玻璃熔制温度、微晶玻璃晶化温度、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微晶玻璃体积密度、耐酸碱等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淮南矿区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并且随Na2O含量从10%增至25%,玻璃熔制和晶化温度分别从1450℃降低到1300℃,950℃降低到700℃;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由含铁镁橄榄石相转变为霞石相,最终转变为硅铝酸钠相,且微晶玻璃的结构均匀性不断提高;微晶玻璃的致密性先增加后降低,耐酸碱性良好,但Na2O含量过多对微晶玻璃耐酸性不利。
关键词:煤矸石;微晶玻璃;烧结法;碱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