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花岗斑岩-玄武岩热液蚀变体系研究:以澜沧老厂锰银铅锌铜钼矿床为例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16年第3期

论文作者:王静 甘甜 杨金彪 石增龙 范云飞 罗泰义

文章页码:329 - 342

关键词:花岗斑岩;去钠化蚀变;玄武岩夕卡岩化;喜山期花岗斑岩;澜沧老厂;

摘    要:花岗斑岩侵入玄武岩中形成相应的铜钼矿化是三江成矿带的特色之一,三江南段的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的花岗斑岩隐伏侵入石炭系玄武质火山岩中,花岗斑岩-玄武岩热液蚀变体系得以完整保存。在确立初始岩石端元的基础上,对花岗斑岩顶盖相的去钠化蚀变及玄武质围岩夕卡岩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花岗斑岩驱动的热液体系以富含Na-Ca-Si-Mn为特征,Na-Ca-Si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中的斜长石分解蚀变,在花岗斑岩顶盖相中形成极度的Na亏损和极高的K2O/Na2O比值(去钠化蚀变);Si在花岗斑岩顶盖相中弱富集,Si-Ca在玄武质围岩夕卡岩化过程中明显富集(w(Si O2)平均增加了4%5%,w(Ca O)平均增加了5%左右),目前在蚀变体系中没有发现Na的明显富集,推测Na可能被热液搬运进入地表径流系统;Mn是特征蚀变元素,可能来自深部花岗斑岩,在花岗斑岩顶盖相及玄武质围岩中都得到明显富集(平均富集0.41.2倍)。(2)矿化元素中Mo主要来自花岗斑岩,在斑岩顶部及玄武质围岩中富集,局部成矿;Sn-Zn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但目前没有在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发现矿化;Ag-Pb-Bi的主要物源是玄武岩,在斑岩顶部富集,在更远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Cu也主要来自玄武岩,在玄武岩夕卡岩化过程中局部成矿。(3)稀土元素在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主要表现为活化迁移亏损,在活化过程中Eu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异(δEu 0.851.32);玄武岩夕卡岩化过程中,热液流体携带的稀土元素在橄榄玄武岩中基本收支平衡,但在拉斑玄武岩中明显富集,并以显示弱的正Eu异常为特征。

详情信息展示

花岗斑岩-玄武岩热液蚀变体系研究:以澜沧老厂锰银铅锌铜钼矿床为例

王静1,甘甜2,3,杨金彪4,石增龙5,范云飞2,3,罗泰义3

1. 西南能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 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5.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花岗斑岩侵入玄武岩中形成相应的铜钼矿化是三江成矿带的特色之一,三江南段的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的花岗斑岩隐伏侵入石炭系玄武质火山岩中,花岗斑岩-玄武岩热液蚀变体系得以完整保存。在确立初始岩石端元的基础上,对花岗斑岩顶盖相的去钠化蚀变及玄武质围岩夕卡岩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花岗斑岩驱动的热液体系以富含Na-Ca-Si-Mn为特征,Na-Ca-Si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中的斜长石分解蚀变,在花岗斑岩顶盖相中形成极度的Na亏损和极高的K2O/Na2O比值(去钠化蚀变);Si在花岗斑岩顶盖相中弱富集,Si-Ca在玄武质围岩夕卡岩化过程中明显富集(w(Si O2)平均增加了4%5%,w(Ca O)平均增加了5%左右),目前在蚀变体系中没有发现Na的明显富集,推测Na可能被热液搬运进入地表径流系统;Mn是特征蚀变元素,可能来自深部花岗斑岩,在花岗斑岩顶盖相及玄武质围岩中都得到明显富集(平均富集0.41.2倍)。(2)矿化元素中Mo主要来自花岗斑岩,在斑岩顶部及玄武质围岩中富集,局部成矿;Sn-Zn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但目前没有在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发现矿化;Ag-Pb-Bi的主要物源是玄武岩,在斑岩顶部富集,在更远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Cu也主要来自玄武岩,在玄武岩夕卡岩化过程中局部成矿。(3)稀土元素在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主要表现为活化迁移亏损,在活化过程中Eu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异(δEu 0.851.32);玄武岩夕卡岩化过程中,热液流体携带的稀土元素在橄榄玄武岩中基本收支平衡,但在拉斑玄武岩中明显富集,并以显示弱的正Eu异常为特征。

关键词:花岗斑岩;去钠化蚀变;玄武岩夕卡岩化;喜山期花岗斑岩;澜沧老厂;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