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碳源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汞(Ⅱ)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冶金分析2018年第3期
论文作者:郭颖 李午戊 刘洋
文章页码:70 - 74
关键词:碳点;汞(Ⅱ);荧光猝灭;水热法;
摘 要: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碳源,三聚磷酸钠为催化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简称碳点)。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溶液pH值对碳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为180℃下反应10h,催化剂用量为0.938mmol条件下制备的碳点有最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量子产率为12%)。此外,基于Hg2+对碳点荧光强度明显的猝灭作用构建了一种检测Hg2+的新方法。Hg2+浓度在1.6×10-65.1×10-5 mol/L范围内与碳点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6.7×10-7 mol/L。实验方法用于实验室废水和生活污水样品中Hg2+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0%4.0%,回收率为95%107%。
郭颖,李午戊,刘洋
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 要: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碳源,三聚磷酸钠为催化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简称碳点)。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溶液pH值对碳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为180℃下反应10h,催化剂用量为0.938mmol条件下制备的碳点有最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量子产率为12%)。此外,基于Hg2+对碳点荧光强度明显的猝灭作用构建了一种检测Hg2+的新方法。Hg2+浓度在1.6×10-65.1×10-5 mol/L范围内与碳点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6.7×10-7 mol/L。实验方法用于实验室废水和生活污水样品中Hg2+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0%4.0%,回收率为95%107%。
关键词:碳点;汞(Ⅱ);荧光猝灭;水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