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来源期刊:煤炭学报2008年第11期
论文作者:刘景双 顾康康
关键词:生态足迹; 修正模型; 生态承载力; 生产可能性曲线;
摘 要: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修正模型精确度提高了7.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1985-2005年抚顺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长缓慢;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快速,从2.29 hm2增至4.33 hm2,增长了89.08%,其中1995-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最大,达到年均10.47%;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剧,2005年达到-3.35 hm2;人均生态足迹构成以化石能源用地、草地、耕地为主,2005年化石能源用地比重达到79.04%: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从12.57 hm2下降为2.49 hm2.
刘景双1,顾康康1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修正模型精确度提高了7.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1985-2005年抚顺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长缓慢;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快速,从2.29 hm2增至4.33 hm2,增长了89.08%,其中1995-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最大,达到年均10.47%;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剧,2005年达到-3.35 hm2;人均生态足迹构成以化石能源用地、草地、耕地为主,2005年化石能源用地比重达到79.04%: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从12.57 hm2下降为2.49 hm2.
关键词:生态足迹; 修正模型; 生态承载力; 生产可能性曲线;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