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现代主义思潮到网络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动因论之一
来源期刊: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论文作者:郭涛 周利娟
文章页码:79 - 8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社会;多元素混合;网络语言符号;
摘 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出现进行了分析。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哲学的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认知范式。它的彻底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反中心的思潮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体现在反对严肃地探讨文艺,反对追求意义,提倡通俗文艺的“反文化”倾向,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解构理性、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玩耍态度(playfulness)与大众文化合流等鲜明特点。大众在“沉溺”於后现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接受了其中的后现代主义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到网民所用的交流语言上,便形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
郭涛,周利娟
摘 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出现进行了分析。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哲学的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认知范式。它的彻底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反中心的思潮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体现在反对严肃地探讨文艺,反对追求意义,提倡通俗文艺的“反文化”倾向,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解构理性、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玩耍态度(playfulness)与大众文化合流等鲜明特点。大众在“沉溺”於后现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接受了其中的后现代主义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到网民所用的交流语言上,便形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社会;多元素混合;网络语言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