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宋代福建黑釉的施釉工艺

来源期刊: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1年第4期

论文作者:刘紫微 张志刚 吴伟 华佳捷 丁敏菊 张成功 李铧

文章页码:212 - 216

关键词:福建黑釉;施釉工艺;褐色层;显微结构;化学组成;

摘    要:选取在福建黑釉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黑釉下出现褐色层的现象开展研究,从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两方面对黑釉与褐色层的结构和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褐色区域的氧化铁含量明显高于黑釉区域的,而助溶剂含量则低于黑釉区域的,且褐色区域表面存在一层明显的赤铁矿和磁铁矿结晶层;正是这层含铁结晶层的存在导致褐色区域呈现出不同于黑釉的颜色;褐色区域与黑釉区域没有明显的界面,褐色层厚度仅为黑釉层的1/5~1/10;褐色区域与黑釉区域的组成和结构均明显不同,且两者之间没有呈现如施在胎体上"化妆土"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这种褐色层很可能是采用二次施釉技术制备的另一种配方不同于黑釉的釉层。

详情信息展示

宋代福建黑釉的施釉工艺

刘紫微1,张志刚1,吴伟1,华佳捷1,丁敏菊2,张成功2,李铧3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 广西桂林文物商店

摘 要:选取在福建黑釉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黑釉下出现褐色层的现象开展研究,从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两方面对黑釉与褐色层的结构和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褐色区域的氧化铁含量明显高于黑釉区域的,而助溶剂含量则低于黑釉区域的,且褐色区域表面存在一层明显的赤铁矿和磁铁矿结晶层;正是这层含铁结晶层的存在导致褐色区域呈现出不同于黑釉的颜色;褐色区域与黑釉区域没有明显的界面,褐色层厚度仅为黑釉层的1/5~1/10;褐色区域与黑釉区域的组成和结构均明显不同,且两者之间没有呈现如施在胎体上"化妆土"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这种褐色层很可能是采用二次施釉技术制备的另一种配方不同于黑釉的釉层。

关键词:福建黑釉;施釉工艺;褐色层;显微结构;化学组成;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