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EBSD技术在磁场下等温珠光体相变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第2期

论文作者:邱毫 周晓玲 王剑华 李增 刘雯

文章页码:57 - 61

关键词:珠光体;相变;磁场;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

摘    要:讨论了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在获得有关Fe-2Si-3Mn(at%)铸钢磁诱发珠光体(MIP)相变的多相组织信息方面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面扫描中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EBSDP)的标定率与MIP的转变量关系极大,转变量越大则标定率越高,面扫描分析数据能更好地反映MIP的分布、取向和结构信息,相变初期形成的珠光体MIP存在微织构<100>//ND;相变早期形成的珠光体量较少,区域扫描中EBSDP标定率低,晶体学取向分析可用各个珠光体(P)团内铁素体片的点分析结果的集合来定性描述,有望获得磁场处理后多晶样品表面的微织构信息。对实际样品的分析还表明:同一P团可由多形核机制形成;相变的初期阶段在原奥氏体晶界上的不连续析出物为铁素体。

详情信息展示

EBSD技术在磁场下等温珠光体相变研究中的应用

邱毫,周晓玲,王剑华,李增,刘雯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讨论了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在获得有关Fe-2Si-3Mn(at%)铸钢磁诱发珠光体(MIP)相变的多相组织信息方面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面扫描中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EBSDP)的标定率与MIP的转变量关系极大,转变量越大则标定率越高,面扫描分析数据能更好地反映MIP的分布、取向和结构信息,相变初期形成的珠光体MIP存在微织构<100>//ND;相变早期形成的珠光体量较少,区域扫描中EBSDP标定率低,晶体学取向分析可用各个珠光体(P)团内铁素体片的点分析结果的集合来定性描述,有望获得磁场处理后多晶样品表面的微织构信息。对实际样品的分析还表明:同一P团可由多形核机制形成;相变的初期阶段在原奥氏体晶界上的不连续析出物为铁素体。

关键词:珠光体;相变;磁场;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