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震源垂向组合的浅层低速带多次反射折射波压制方法
来源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2020年第3期
论文作者:傅彦宁 常锁亮 张生 刘最亮 杨勇 陈强 刘波 许玉莹
文章页码:195 - 203
关键词:多次反射折射波;浅层低速带;垂向组合激发;多次波压制;
摘 要:低速带发育地区地震记录中的多次反射折射波严重影响波场中相近的反射波,导致反射波形态畸变,影响了对地震资料的正确解释。在阐明浅层低速带多次反射折射波产生机理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垂向组合双震源的压制方法。根据勘探前期小折射、微测井等方法获取浅层参数信息,结合多次反射折射波与有效波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给出需要对多次反射折射波进行压制的前提条件,然后根据震源组合公式计算得到垂向组合参数可选范围,用于调整低速带中垂向设置的两个震源的相对位置,在不影响目的层反射波的基础上压制多次反射折射波。在正演模拟和黄土塬勘探区试验中,对比了常规单炮记录与震源垂向组合记录。结果表明:震源垂向组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压制浅层低速带多次反射折射波,有效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和解释精度。
傅彦宁1,2,常锁亮1,2,张生1,2,刘最亮3,杨勇3,陈强1,2,刘波1,2,许玉莹1,2
1.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2.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3.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低速带发育地区地震记录中的多次反射折射波严重影响波场中相近的反射波,导致反射波形态畸变,影响了对地震资料的正确解释。在阐明浅层低速带多次反射折射波产生机理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垂向组合双震源的压制方法。根据勘探前期小折射、微测井等方法获取浅层参数信息,结合多次反射折射波与有效波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给出需要对多次反射折射波进行压制的前提条件,然后根据震源组合公式计算得到垂向组合参数可选范围,用于调整低速带中垂向设置的两个震源的相对位置,在不影响目的层反射波的基础上压制多次反射折射波。在正演模拟和黄土塬勘探区试验中,对比了常规单炮记录与震源垂向组合记录。结果表明:震源垂向组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压制浅层低速带多次反射折射波,有效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和解释精度。
关键词:多次反射折射波;浅层低速带;垂向组合激发;多次波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