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云南金宝山含铂钯超镁铁质侵入体中铬铁矿的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07年第3期

论文作者:马言胜 陶琰 王兴阵 钟宏

关键词:铬铁矿; 超镁铁岩; 橄榄石; 结晶作用; 金宝山; 云南;

摘    要: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 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详情信息展示

云南金宝山含铂钯超镁铁质侵入体中铬铁矿的成因研究

马言胜1,陶琰1,王兴阵3,钟宏1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 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关键词:铬铁矿; 超镁铁岩; 橄榄石; 结晶作用; 金宝山; 云南;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