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八卦庙金矿化及其围岩蚀变过程的元素迁移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论文作者:翁海蛟 孔凡乾 韦龙明 陆叶 孙宁

文章页码:721 - 726

关键词:元素迁移;围岩蚀变;八卦庙金矿;

摘    要:根据水岩反应理论,通过围岩与蚀变岩的对比分析,利用图解法求取惰性元素,对八卦庙金矿千枚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金矿化蚀变过程中,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程度不同,迁移规律明显:重稀土元素均为带出元素,成矿元素和亲硫元素均为带入,顺层脉旁蚀变岩的Au、Ag带入量明显低于节理脉旁蚀变岩;但Cu、Pb的带入量则相反,表明热液蚀变早期形成的顺层脉主要偏向铜铅锌元素富集,而晚期节理脉主要形成金矿化;Bi元素异常高的带入量,可能暗示八卦庙金矿床成矿与深源物质的带入以及深部岩浆活动有内在联系。

详情信息展示

八卦庙金矿化及其围岩蚀变过程的元素迁移

翁海蛟1,2,孔凡乾1,2,韦龙明1,2,陆叶3,孙宁1,2

1.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2.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

摘 要:根据水岩反应理论,通过围岩与蚀变岩的对比分析,利用图解法求取惰性元素,对八卦庙金矿千枚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金矿化蚀变过程中,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程度不同,迁移规律明显:重稀土元素均为带出元素,成矿元素和亲硫元素均为带入,顺层脉旁蚀变岩的Au、Ag带入量明显低于节理脉旁蚀变岩;但Cu、Pb的带入量则相反,表明热液蚀变早期形成的顺层脉主要偏向铜铅锌元素富集,而晚期节理脉主要形成金矿化;Bi元素异常高的带入量,可能暗示八卦庙金矿床成矿与深源物质的带入以及深部岩浆活动有内在联系。

关键词:元素迁移;围岩蚀变;八卦庙金矿;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