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堑沟底部结构超前回采及其重构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1期

论文作者:胡勇 江飞飞 帅金山 孙德胜 李向东 周益龙 盛佳

文章页码:1 - 5

关键词:堑沟底部结构;三角桃形矿柱;空场嗣后充填;人工重构技术;

摘    要:为了充分回采高品位资源,将矿石损失降至最低,以三鑫公司桃花咀矿区浅部厚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底部结构三角矿柱超前回采及人工构筑技术与工艺,然后针对二步骤采场底部结构出矿需要,提出了两种胶结充填体内出矿巷道构筑技术,确定了符合矿山实际的充填体出矿巷道构筑方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一、二步骤采场的损失率均降低至2%左右,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矿山安全有效回收高品位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详情信息展示

堑沟底部结构超前回采及其重构技术研究

胡勇1,2,江飞飞3,4,帅金山2,孙德胜2,李向东3,4,周益龙3,4,盛佳3,4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 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3.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 要:为了充分回采高品位资源,将矿石损失降至最低,以三鑫公司桃花咀矿区浅部厚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底部结构三角矿柱超前回采及人工构筑技术与工艺,然后针对二步骤采场底部结构出矿需要,提出了两种胶结充填体内出矿巷道构筑技术,确定了符合矿山实际的充填体出矿巷道构筑方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一、二步骤采场的损失率均降低至2%左右,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矿山安全有效回收高品位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堑沟底部结构;三角桃形矿柱;空场嗣后充填;人工重构技术;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