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青海大灶火沟—黑刺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来源期刊:金属矿山2018年第9期

论文作者:安海西 韩光 武鹏飞 吴明刚 韩伟

文章页码:127 - 136

关键词: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断裂构造;热液活动;矿床成因;找矿前景;

摘    要:大灶火沟—黑刺沟金矿地处青海西域板块(Ⅰ)—东昆中板块(Ⅱ)—那棱格勒河后造山磨拉石前陆盆地(Ⅲ),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探讨,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开展了钻探和槽探探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双频激电测量以及物化探异常验证工作,并对蚀变破碎带的赋矿情况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构造及热液活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和蚀变破碎带发育,与区域性含矿构造吻合性较好;经槽探、钻孔等工程验证,在Sb-Ⅴ#、Sb-Ⅱ#蚀变破碎带内共控制了18条金矿体和近百条矿化体,资源储量超过4 t;经物化探测量及验证,蚀变破碎带内的矿致异常含矿性好、面积大,找矿前景乐观;区内Sb-Ⅰ#、Sb-Ⅲ#、Sb-Ⅳ#、Sb-Ⅵ#等蚀变破碎带尚未完全验证,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巨大。

详情信息展示

青海大灶火沟—黑刺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安海西1,韩光1,武鹏飞1,吴明刚2,韩伟2

1.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2.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地质与测量工程系

摘 要:大灶火沟—黑刺沟金矿地处青海西域板块(Ⅰ)—东昆中板块(Ⅱ)—那棱格勒河后造山磨拉石前陆盆地(Ⅲ),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探讨,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开展了钻探和槽探探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双频激电测量以及物化探异常验证工作,并对蚀变破碎带的赋矿情况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构造及热液活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和蚀变破碎带发育,与区域性含矿构造吻合性较好;经槽探、钻孔等工程验证,在Sb-Ⅴ#、Sb-Ⅱ#蚀变破碎带内共控制了18条金矿体和近百条矿化体,资源储量超过4 t;经物化探测量及验证,蚀变破碎带内的矿致异常含矿性好、面积大,找矿前景乐观;区内Sb-Ⅰ#、Sb-Ⅲ#、Sb-Ⅳ#、Sb-Ⅵ#等蚀变破碎带尚未完全验证,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巨大。

关键词: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断裂构造;热液活动;矿床成因;找矿前景;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