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铜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12年第6期

论文作者:陈丹 徐晓玲 段惺 范希梅 周祚万

文章页码:803 - 805

关键词:纳米铜;抗菌;水合肼;

摘    要:以氯化铜为铜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氨水为络合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合成了纳米铜粉。通过改变还原剂浓度制备了4组不同粒径纳米铜粉末,FESEM等表征发现,随着水合肼浓度的降低,纳米铜粉粒径增加。通过肉汤稀释振荡培养法测试纳米铜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铜粒径的增加,抗菌性能降低,所合成纳米铜的最小抑菌浓度在750~3000mg/L;初步分析认为铜纳米粒子主要是通过水解或电离出铜离子而发挥抗菌作用。

详情信息展示

铜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陈丹,徐晓玲,段惺,范希梅,周祚万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以氯化铜为铜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氨水为络合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合成了纳米铜粉。通过改变还原剂浓度制备了4组不同粒径纳米铜粉末,FESEM等表征发现,随着水合肼浓度的降低,纳米铜粉粒径增加。通过肉汤稀释振荡培养法测试纳米铜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铜粒径的增加,抗菌性能降低,所合成纳米铜的最小抑菌浓度在750~3000mg/L;初步分析认为铜纳米粒子主要是通过水解或电离出铜离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关键词:纳米铜;抗菌;水合肼;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