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钢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织构、泰勒因子和取向差的演变
来源期刊: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第2期
论文作者:张珂 吴园园 许峰 王雷
文章页码:34 - 39
关键词:织构;泰勒因子;取向差;冷拉拔;高碳钢盘条;
摘 要: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高碳钢盘条冷拉拔过程中的织构、泰勒因子和取向差演变进行了表征,根据泰勒因子的变化解释了织构的演变过程,讨论了演变机制,同时,也初步研究了取向差的相关联和非相关联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大,盘条中泰勒因子统计平均值大于3的晶粒所占比率逐步增加,说明在连续冷拉拔过程中,〈113〉丝织构向〈110〉丝织构发生了转变;珠光体团明显变形,导致小角度晶界数量显著增多;当应变量较小时,非相关联分布与Mackenzie分布一致;当应变量较大时,非相关联取向差分布图在20°和55°附近均出现峰值,反映出位错增殖和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发生了转变。
张珂,吴园园,许峰,王雷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
摘 要: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高碳钢盘条冷拉拔过程中的织构、泰勒因子和取向差演变进行了表征,根据泰勒因子的变化解释了织构的演变过程,讨论了演变机制,同时,也初步研究了取向差的相关联和非相关联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大,盘条中泰勒因子统计平均值大于3的晶粒所占比率逐步增加,说明在连续冷拉拔过程中,〈113〉丝织构向〈110〉丝织构发生了转变;珠光体团明显变形,导致小角度晶界数量显著增多;当应变量较小时,非相关联分布与Mackenzie分布一致;当应变量较大时,非相关联取向差分布图在20°和55°附近均出现峰值,反映出位错增殖和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发生了转变。
关键词:织构;泰勒因子;取向差;冷拉拔;高碳钢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