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第5期
论文作者:时志强 陈明鸣 羡小超 赵朔 王成扬
关键词:聚酰亚胺;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摘 要:通过炭化和进一步KOH化学活化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基炭材料,并将其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DFT、XPS方法对其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恒流充放电等方法探讨了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样品CPI的质量比电容是双电层电容和表面氮原子(尤其是N-5)所提供的赝电容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活化后,样品API比表面积达到1941m2/g,主要形成0.7-2.0nm之间的微孔,氮原子的影响可以忽略,在50m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达300F/g,且电流密度达到1000mA/g时,电容保持率仍为86.1%;交流阻抗测试也表明样品API具有良好的双电层电容特性,是一种新型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时志强1,陈明鸣1,羡小超1,赵朔1,王成扬1
(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育部绿色合成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摘要:通过炭化和进一步KOH化学活化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基炭材料,并将其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DFT、XPS方法对其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恒流充放电等方法探讨了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样品CPI的质量比电容是双电层电容和表面氮原子(尤其是N-5)所提供的赝电容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活化后,样品API比表面积达到1941m2/g,主要形成0.7-2.0nm之间的微孔,氮原子的影响可以忽略,在50m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达300F/g,且电流密度达到1000mA/g时,电容保持率仍为86.1%;交流阻抗测试也表明样品API具有良好的双电层电容特性,是一种新型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关键词:聚酰亚胺;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