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青藏高原北缘大通沟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意义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0年第1期

论文作者:刘军 刘敏 黄波 袁海潮 郭文波 曹其琛 孙芳芳

文章页码:68 - 75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走滑断裂;大通沟闪长岩;锆石U-Pb年龄;

摘    要:大通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秦祁昆中央造山系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广泛分布了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中深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侵入岩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二长花岗岩。分析了分布较广的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67.5±5.2 Ma,属晚泥盆—早石炭世;锆石中Th/U比值在0.28~0.94之间,平均0.58,具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岩体类型属钾质钙碱系列,具较强的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岩体侵位与海西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作用诱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详情信息展示

青藏高原北缘大通沟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意义

刘军1,刘敏1,黄波3,袁海潮1,郭文波1,曹其琛4,孙芳芳5

1.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3.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5. 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大通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秦祁昆中央造山系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广泛分布了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中深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侵入岩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二长花岗岩。分析了分布较广的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67.5±5.2 Ma,属晚泥盆—早石炭世;锆石中Th/U比值在0.28~0.94之间,平均0.58,具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岩体类型属钾质钙碱系列,具较强的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岩体侵位与海西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作用诱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走滑断裂;大通沟闪长岩;锆石U-Pb年龄;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