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微生物复垦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高光谱敏感性识别效应

来源期刊:煤炭学报2020年第12期

论文作者:毕银丽 郭晨 肖礼 杜善周 王义

文章页码:4170 - 4177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光谱反射率;微生物复垦技术;丛枝菌根真菌;

摘    要:微生物复垦技术是矿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矿区微生物修复是一个生态持续演变过程,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多年后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质量和生态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为了探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复垦多年后对采煤沉陷区土壤改良的生态效应,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环境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以陕西神东采煤沉陷地2012年种植的紫穗槐复垦地为研究区,分析了接菌区和对照区2种不同处理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活性有机碳、高光谱特征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7 a后土壤质地发生明显变化,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8.3%,17.7%和31.2%,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处理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接菌区土壤脲酶和磷酸酶高于对照区,分别显著提高28.6%和50.0%;土壤光谱反射率明显降低,变化最明显的为可见光655 nm波段,敏感波段为630~680 nm;土壤光谱反射率的降低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碳组分中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及土壤各相理化指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拟合度R2均高于0.7,显著性检验概率P均远低于0.01,达到显著水平,可作为一项指标用来分析光谱特征。

详情信息展示

微生物复垦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高光谱敏感性识别效应

毕银丽1,2,郭晨2,肖礼2,杜善周3,王义3

1.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3.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

摘 要:微生物复垦技术是矿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矿区微生物修复是一个生态持续演变过程,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多年后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质量和生态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为了探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复垦多年后对采煤沉陷区土壤改良的生态效应,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环境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以陕西神东采煤沉陷地2012年种植的紫穗槐复垦地为研究区,分析了接菌区和对照区2种不同处理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活性有机碳、高光谱特征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7 a后土壤质地发生明显变化,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8.3%,17.7%和31.2%,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处理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接菌区土壤脲酶和磷酸酶高于对照区,分别显著提高28.6%和50.0%;土壤光谱反射率明显降低,变化最明显的为可见光655 nm波段,敏感波段为630~680 nm;土壤光谱反射率的降低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碳组分中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及土壤各相理化指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拟合度R2均高于0.7,显著性检验概率P均远低于0.01,达到显著水平,可作为一项指标用来分析光谱特征。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光谱反射率;微生物复垦技术;丛枝菌根真菌;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