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利用SECM技术研究304不锈钢的点蚀行为

来源期刊:腐蚀与防护2012年第6期

论文作者:张明明 孟君 黄晓义 路遥

文章页码:482 - 982

关键词: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导率;循环伏安;点蚀;不锈钢;

摘    要: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技术,结合电导率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点蚀行为。结果表明,点蚀早期阶段,在不锈钢表面首先产生不稳定的电活性点;点蚀形成的过程中,这些电活性点或消失或成为稳定点蚀坑,并同时出现新的电活性点。电活性点的产生与消失及点蚀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NaCl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所含Fe2+浓度有关,Fe2+浓度越高,超微电极探针检测到的稳态电流越大。

详情信息展示

利用SECM技术研究304不锈钢的点蚀行为

张明明1,孟君2,黄晓义1,路遥1

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 唐山学院

摘 要: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技术,结合电导率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点蚀行为。结果表明,点蚀早期阶段,在不锈钢表面首先产生不稳定的电活性点;点蚀形成的过程中,这些电活性点或消失或成为稳定点蚀坑,并同时出现新的电活性点。电活性点的产生与消失及点蚀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NaCl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所含Fe2+浓度有关,Fe2+浓度越高,超微电极探针检测到的稳态电流越大。

关键词: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导率;循环伏安;点蚀;不锈钢;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