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14年第3期

论文作者:左昌虎 缪柏虎 赵增霞 徐兆文 陆建军 路睿 陈进全

文章页码:351 - 359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物质来源;成因机制;铅锌矿床;湖南常宁;

摘    要: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探讨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VCDT介于-2.71‰-0.90‰之间,均值为-1.42‰,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8.22718.573之间,均值为18.485;207Pb/204Pb介于15.66115.695之间,均值为15.682;208Pb/204Pb介于38.67338.964之间,均值为38.820;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放射铅的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SMOW介于-68.00‰60.00‰之间,均值为-64.00‰;δ18OH2O介于-7.25‰-5.17‰之间,均值为-6.23‰;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δC 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4.4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灰岩。以上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详情信息展示

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左昌虎1,2,缪柏虎1,赵增霞1,徐兆文1,陆建军1,路睿1,陈进全1

1.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探讨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VCDT介于-2.71‰-0.90‰之间,均值为-1.42‰,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8.22718.573之间,均值为18.485;207Pb/204Pb介于15.66115.695之间,均值为15.682;208Pb/204Pb介于38.67338.964之间,均值为38.820;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放射铅的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SMOW介于-68.00‰60.00‰之间,均值为-64.00‰;δ18OH2O介于-7.25‰-5.17‰之间,均值为-6.23‰;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δC 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4.4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灰岩。以上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物质来源;成因机制;铅锌矿床;湖南常宁;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