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岩石蠕变破坏过程的自组织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勘察科学技术2004年第1期

论文作者:陈沅江 汤士杰 潘长良 王文星

关键词:岩石; 蠕变; 自组织; 重正化群方法;

摘    要:用重正化群方法研究发现:岩石内部微元累进破坏过程中存在一个可用微元临界破坏概率来表征的自组织临界状态;在该临界状态以前,微元的破裂是随机、独立和短程相关的,岩石蠕变为稳定蠕变;在该临界状态以后,微元的破裂便是相互协同和长程相关的,并且原来随机、无序分布的破裂微元会逐渐向某一吸引域集中而形成宏观贯通的破裂面,岩石蠕变为不稳定蠕变;与该临界破坏概率相对应的应力值是岩石的长期强度,它约为岩石峰值强度的80%.

详情信息展示

岩石蠕变破坏过程的自组织特征分析

陈沅江1,汤士杰2,潘长良1,王文星1

(1.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市,410083;
2.湖南省煤电集团白沙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南·耒阳,421800)

摘要:用重正化群方法研究发现:岩石内部微元累进破坏过程中存在一个可用微元临界破坏概率来表征的自组织临界状态;在该临界状态以前,微元的破裂是随机、独立和短程相关的,岩石蠕变为稳定蠕变;在该临界状态以后,微元的破裂便是相互协同和长程相关的,并且原来随机、无序分布的破裂微元会逐渐向某一吸引域集中而形成宏观贯通的破裂面,岩石蠕变为不稳定蠕变;与该临界破坏概率相对应的应力值是岩石的长期强度,它约为岩石峰值强度的80%.

关键词:岩石; 蠕变; 自组织; 重正化群方法;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