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断裂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0年第4期

论文作者:郑德志 杨荣森 田源 倪春中

文章页码:70 - 75

关键词:共轭节理;断裂构造特征;构造应力;构造运动;高松矿田;

摘    要:通过观测高松矿田内F7断层构造面几何特征、运动学性质及其两侧节理测量与统计,表明F7断层为一右行扭性逆断层,并总结出研究区域内F7断层附近区域节理构造的发育特征,优势节理倾向为南东130°±5°和北西310°±5°,南北向节理不发育。通过共轭节理实测,获得16组节理数据,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得到受北西—南东向与北东—南西向应力作用明显,而东西向应力作用不明显。在前人矿田构造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区构造活动分为四期,即: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方向应力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喜山早期,而东西向挤压力形成于喜山晚期,其中燕山中晚期为成矿时期。通过对矿田断裂特征分析研究,为反演矿区构造演化史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和实际资料依据。

详情信息展示

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断裂特征分析

郑德志,杨荣森,田源,倪春中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摘 要:通过观测高松矿田内F7断层构造面几何特征、运动学性质及其两侧节理测量与统计,表明F7断层为一右行扭性逆断层,并总结出研究区域内F7断层附近区域节理构造的发育特征,优势节理倾向为南东130°±5°和北西310°±5°,南北向节理不发育。通过共轭节理实测,获得16组节理数据,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得到受北西—南东向与北东—南西向应力作用明显,而东西向应力作用不明显。在前人矿田构造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区构造活动分为四期,即: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方向应力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喜山早期,而东西向挤压力形成于喜山晚期,其中燕山中晚期为成矿时期。通过对矿田断裂特征分析研究,为反演矿区构造演化史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和实际资料依据。

关键词:共轭节理;断裂构造特征;构造应力;构造运动;高松矿田;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