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褐煤负载纳米FeS吸附材料制备及其除铬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煤炭科学技术2020年第9期

论文作者:郭旭颖 付赛欧 狄军贞 董艳荣

文章页码:152 - 159

关键词:吸附材料;褐煤负载纳米FeS;酸性含铬废水;响应曲面法;

摘    要:矿山开采等过程排放的酸性含铬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纳米FeS虽然能迅速将Cr(Ⅵ)还原为Cr(Ⅲ),降低含铬废水毒性,但其易氧化、易团聚。褐煤具有良好吸附性能,且储量丰富、结构稳定,因此可以作为载体以增强纳米FeS的稳定性。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褐煤负载纳米FeS(nFeS-L)复合吸附材料,并检测其除铬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nFeS-L进行表征,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褐煤粒级、Na2S物质的量浓度和铁硫物质的量之比对Cr(Ⅵ)和总铬去除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性影响,确定nFeS-L去除Cr(Ⅵ)和总铬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①超声沉淀法可将平均长度为40~80 nm的棒状纳米FeS负载于褐煤颗粒。②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当反应进行90 min时,nFeS-L对Cr(Ⅵ)和总铬的去除速率均趋于平缓,确定nFeS-L的较优制备条件为褐煤粒级0.18~0.25 mm,Na2S物质的量浓度0.25 mol/L,铁硫物质的量之比2∶1,在此条件下Cr(Ⅵ)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为79.3%和71.9%。③响应曲面试验拟合出Cr(Ⅵ)去除率和总铬去除率回归模型拒绝原假设值P均小于0.01,校正决定系数均大于0.9,说明模型达到显著水平,适用对Cr (Ⅵ)和总铬去除率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3个单因素对Cr(Ⅵ)和总铬去除率的影响均达到高度显著水平,且影响显著程度均为Na2S物质的量浓度>铁硫物质的量之比>褐煤粒级,但3个因素彼此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④经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制备nFeS-L条件为褐煤粒级0.18~0.25 mm,Na2S物质的量浓度0.30 mol/L,铁硫物质的量之比2.5∶1,在此条件下Cr(Ⅵ)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为87.5%和75.6%。

详情信息展示

褐煤负载纳米FeS吸附材料制备及其除铬性能研究

郭旭颖1,2,付赛欧1,狄军贞3,董艳荣3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 要:矿山开采等过程排放的酸性含铬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纳米FeS虽然能迅速将Cr(Ⅵ)还原为Cr(Ⅲ),降低含铬废水毒性,但其易氧化、易团聚。褐煤具有良好吸附性能,且储量丰富、结构稳定,因此可以作为载体以增强纳米FeS的稳定性。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褐煤负载纳米FeS(nFeS-L)复合吸附材料,并检测其除铬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nFeS-L进行表征,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褐煤粒级、Na2S物质的量浓度和铁硫物质的量之比对Cr(Ⅵ)和总铬去除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性影响,确定nFeS-L去除Cr(Ⅵ)和总铬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①超声沉淀法可将平均长度为40~80 nm的棒状纳米FeS负载于褐煤颗粒。②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当反应进行90 min时,nFeS-L对Cr(Ⅵ)和总铬的去除速率均趋于平缓,确定nFeS-L的较优制备条件为褐煤粒级0.18~0.25 mm,Na2S物质的量浓度0.25 mol/L,铁硫物质的量之比2∶1,在此条件下Cr(Ⅵ)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为79.3%和71.9%。③响应曲面试验拟合出Cr(Ⅵ)去除率和总铬去除率回归模型拒绝原假设值P均小于0.01,校正决定系数均大于0.9,说明模型达到显著水平,适用对Cr (Ⅵ)和总铬去除率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3个单因素对Cr(Ⅵ)和总铬去除率的影响均达到高度显著水平,且影响显著程度均为Na2S物质的量浓度>铁硫物质的量之比>褐煤粒级,但3个因素彼此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④经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制备nFeS-L条件为褐煤粒级0.18~0.25 mm,Na2S物质的量浓度0.30 mol/L,铁硫物质的量之比2.5∶1,在此条件下Cr(Ⅵ)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为87.5%和75.6%。

关键词:吸附材料;褐煤负载纳米FeS;酸性含铬废水;响应曲面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