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北部湾盆地古近纪断裂体系发育及其控盆作用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论文作者:刘雨晴 吴智平 王毅 程燕君

文章页码:341 - 351

关键词:断裂体系;盆地结构;构造演化;北部湾盆地;南海;

摘    要:为加深对北部湾盆地裂陷结构发育与转型过程的认识,运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古近纪断裂体系的发育及控盆作用进行了研究.在详细刻画主干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基础上,明确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性,进而基于各凹陷结构的精细解剖,综合平衡剖面恢复和沉降中心研究阐述了断裂体系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探讨了古近纪断裂体系的控盆机制,认为板块调整事件造成的区域应力场的转变控制了断裂体系的时空差异,进而造成了盆地结构的发育和转型.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纪,北部湾盆地主干断裂体系的发育演化经历了3个期次,NE向控盆时期(65.0~56.0 Ma)、NEE向控盆时期(56.0~37.8 Ma)和近EW向控盆时期(37.8~23.0 Ma),各时期控盆断裂的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130, 155, 175 m/Ma.这3个阶段控盆断裂表现出来的优势方向的转变揭示了古近纪区域伸展应力场的顺时针转变,同时伴随着走滑效应的增强.受上述断裂体系控制,盆地的裂陷结构相应的经历了简单伸展半地堑、复杂伸展半地堑和走滑改造半地堑3个阶段,沉降中心的展布受控于断裂活动同样经历了NE→NEE→近EW向的顺时针转变.北部湾盆地断裂体系及其控制下的裂陷结构演化与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汇聚、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古南海的拖曳俯冲所引起的区域应力场性质和方向的转变密切相关.

详情信息展示

北部湾盆地古近纪断裂体系发育及其控盆作用

刘雨晴1,吴智平2,3,王毅1,程燕君2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摘 要:为加深对北部湾盆地裂陷结构发育与转型过程的认识,运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古近纪断裂体系的发育及控盆作用进行了研究.在详细刻画主干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基础上,明确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性,进而基于各凹陷结构的精细解剖,综合平衡剖面恢复和沉降中心研究阐述了断裂体系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探讨了古近纪断裂体系的控盆机制,认为板块调整事件造成的区域应力场的转变控制了断裂体系的时空差异,进而造成了盆地结构的发育和转型.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纪,北部湾盆地主干断裂体系的发育演化经历了3个期次,NE向控盆时期(65.0~56.0 Ma)、NEE向控盆时期(56.0~37.8 Ma)和近EW向控盆时期(37.8~23.0 Ma),各时期控盆断裂的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130, 155, 175 m/Ma.这3个阶段控盆断裂表现出来的优势方向的转变揭示了古近纪区域伸展应力场的顺时针转变,同时伴随着走滑效应的增强.受上述断裂体系控制,盆地的裂陷结构相应的经历了简单伸展半地堑、复杂伸展半地堑和走滑改造半地堑3个阶段,沉降中心的展布受控于断裂活动同样经历了NE→NEE→近EW向的顺时针转变.北部湾盆地断裂体系及其控制下的裂陷结构演化与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汇聚、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古南海的拖曳俯冲所引起的区域应力场性质和方向的转变密切相关.

关键词:断裂体系;盆地结构;构造演化;北部湾盆地;南海;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