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中包气带蓄渗能力研究

来源期刊:勘察科学技术2020年第5期

论文作者:王辉 温伟光 刘晓磊

关键词:海绵城市;包气带;渗透性;自然渗透深度;蓄渗能力;

摘    要:针对天津海绵城市建设,通过覆盖天津中心城区(含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的131口潜水观测井2013~2017年观测数据及62项工程的现场渗水试验资料,对影响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渗、蓄"能力的包气带进行了研究,查清了该区包气带的空间分布及渗透特性;基于组成土层的持水与容水能力,研究确定了自然条件下包气带的蓄滞能力,并采用Hydrus 1D软件模拟再现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过程,给出了在可能出现的极端不利降雨条件下雨水的最大渗透深度,进一步直观展现了包气带的渗透能力,对包气带的蓄渗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中心城区(含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的包气带厚度普遍较小,一般呈弱透水(偏微透水)性;其蓄渗能力总体较差。

详情信息展示

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中包气带蓄渗能力研究

王辉,温伟光,刘晓磊

摘 要:针对天津海绵城市建设,通过覆盖天津中心城区(含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的131口潜水观测井2013~2017年观测数据及62项工程的现场渗水试验资料,对影响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渗、蓄"能力的包气带进行了研究,查清了该区包气带的空间分布及渗透特性;基于组成土层的持水与容水能力,研究确定了自然条件下包气带的蓄滞能力,并采用Hydrus 1D软件模拟再现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过程,给出了在可能出现的极端不利降雨条件下雨水的最大渗透深度,进一步直观展现了包气带的渗透能力,对包气带的蓄渗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中心城区(含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的包气带厚度普遍较小,一般呈弱透水(偏微透水)性;其蓄渗能力总体较差。

关键词:海绵城市;包气带;渗透性;自然渗透深度;蓄渗能力;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