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高温延塑性研究
来源期刊:钢铁钒钛2012年第3期
论文作者:胡少东 项利 赖朝彬 仇圣桃 贾彩霞 谢森林
文章页码:77 - 81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1.2%Si;铸坯;高温延塑性;
摘 要:采用Gleeble1500应力/应变热模拟试验机对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进行了高温延塑性测试;在1 300~600℃的试验温度下,得到了试样的热塑性和强度曲线,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试样的断口形貌及脆性区夹杂物的观察,分析其在脆性温度区域的脆性断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在1.0×10-3/s应变速率下,测试温度在1 300~600℃范围内,存在1 220℃以上的第Ⅰ脆性温度区域和780~600℃的低塑性温度区域。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780~600℃时塑性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动态再结晶困难;另一方面是铁素体低温区域发生的氮化物(AlN)及硅铝酸盐的析出产生的晶界脆化。
胡少东1,2,项利2,赖朝彬1,仇圣桃2,贾彩霞3,谢森林1
1.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2. 钢铁研究总院国家连铸中心3.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采用Gleeble1500应力/应变热模拟试验机对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进行了高温延塑性测试;在1 300~600℃的试验温度下,得到了试样的热塑性和强度曲线,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试样的断口形貌及脆性区夹杂物的观察,分析其在脆性温度区域的脆性断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在1.0×10-3/s应变速率下,测试温度在1 300~600℃范围内,存在1 220℃以上的第Ⅰ脆性温度区域和780~600℃的低塑性温度区域。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780~600℃时塑性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动态再结晶困难;另一方面是铁素体低温区域发生的氮化物(AlN)及硅铝酸盐的析出产生的晶界脆化。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1.2%Si;铸坯;高温延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