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CMC对HPMo/SiO2结构及其催化模型油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4年第24期

论文作者:赵磊 田永胜 王光辉 邱江华 周勇

文章页码:56 - 60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杂多酸;氧化脱硫;催化剂;

摘    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造孔剂,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负载型磷钼酸催化剂HPMo/SiO2,并对其进行了FT-IR、XRD、FE-SEM等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模型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孔剂的加入并未改变HPMo的Keggin结构,且促进了MoO3在SiO2表面的分散;催化剂用量0.05g,H2O2加入量0.02mL,反应温度80℃时,二苯并噻吩(DBT)反应15min后可完全脱除;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DBT几乎被完全脱除。

详情信息展示

CMC对HPMo/SiO2结构及其催化模型油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

赵磊,田永胜,王光辉,邱江华,周勇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

摘 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造孔剂,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负载型磷钼酸催化剂HPMo/SiO2,并对其进行了FT-IR、XRD、FE-SEM等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模型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孔剂的加入并未改变HPMo的Keggin结构,且促进了MoO3在SiO2表面的分散;催化剂用量0.05g,H2O2加入量0.02mL,反应温度80℃时,二苯并噻吩(DBT)反应15min后可完全脱除;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DBT几乎被完全脱除。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杂多酸;氧化脱硫;催化剂;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