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氢稀释比对氢化硅薄膜两相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无机材料学报2015年第5期

论文作者:鲁媛媛 李贺军 杨冠军

文章页码:474 - 478

关键词:氢稀释比;硅膜;两相结构;电学性能;

摘    要:通过改变氢气对硅烷的稀释比R,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出具有非晶/微晶相变过渡区的氢化硅薄膜,并研究了所得硅膜在不同沉积阶段的微观结构和形貌、晶化效果和电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R=10时,样品呈典型的非晶特性;随着氢稀释比的增大,薄膜表现出两相结构,且衬底表面处的非晶过渡层逐渐减薄,也即非晶向微晶的转变提前。但XRD结果显示,硅膜的晶化率和平均晶粒尺寸随着R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R=28.6时达到最大值。另外,暗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表现出了与晶化率一样的变化趋势,显示出硅膜的电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高度正相关性。

详情信息展示

氢稀释比对氢化硅薄膜两相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鲁媛媛,李贺军,杨冠军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通过改变氢气对硅烷的稀释比R,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出具有非晶/微晶相变过渡区的氢化硅薄膜,并研究了所得硅膜在不同沉积阶段的微观结构和形貌、晶化效果和电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R=10时,样品呈典型的非晶特性;随着氢稀释比的增大,薄膜表现出两相结构,且衬底表面处的非晶过渡层逐渐减薄,也即非晶向微晶的转变提前。但XRD结果显示,硅膜的晶化率和平均晶粒尺寸随着R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R=28.6时达到最大值。另外,暗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表现出了与晶化率一样的变化趋势,显示出硅膜的电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高度正相关性。

关键词:氢稀释比;硅膜;两相结构;电学性能;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