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2010年第7期

论文作者:谢芳 唐德善

文章页码:60 - 63

关键词: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利用模式;

摘    要: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井衰老的必然性。随着资源枯竭和人员分流,衰老矿井生产规模缩减,基础设施出现衰败状态,大量基础设施闲置,利用率低。为此,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资源再生利用为目标,就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矿井周期性发展演化规律,其次对衰老矿井的基础设施资源及矿井与城镇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衰老矿井空间布局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了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模式,包括:高效农业模式、产业转型模式、旅游娱乐模式、商业化开发模式、房地产开发模式以及储藏空间模式,为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定可借鉴的思路和途径。

详情信息展示

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模式研究

谢芳,唐德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摘 要: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井衰老的必然性。随着资源枯竭和人员分流,衰老矿井生产规模缩减,基础设施出现衰败状态,大量基础设施闲置,利用率低。为此,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资源再生利用为目标,就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矿井周期性发展演化规律,其次对衰老矿井的基础设施资源及矿井与城镇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衰老矿井空间布局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了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模式,包括:高效农业模式、产业转型模式、旅游娱乐模式、商业化开发模式、房地产开发模式以及储藏空间模式,为衰老矿井基础设施资源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定可借鉴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利用模式;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