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登吉屯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意义

来源期刊:矿产与地质2018年第3期

论文作者:沈存利 李明哲 张天平 杨发亭 高友库 李真真

文章页码:381 - 389

关键词:登吉屯铜矿;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扎赉特旗;内蒙古;

摘    要:大兴安岭中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具有形成斑岩型铜矿的成矿背景,但长期以来,勘查进展不大。在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经矿产预查、精细地质填图和探矿工程控制,新发现了登吉屯铜矿床。通过对其赋矿围岩、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后发现,其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中侏罗世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中,铜矿化类型以稀疏浸染状或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围岩蚀变广泛且呈面状分布,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具有斑岩型铜矿床浅部的成矿和蚀变特征,矿床成因为斑岩型;其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72.6±2.0)Ma,推断成矿时代可能为中侏罗世早期。这些特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确实存在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

详情信息展示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登吉屯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意义

沈存利1,李明哲1,张天平1,杨发亭1,高友库1,李真真2

1.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 要:大兴安岭中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具有形成斑岩型铜矿的成矿背景,但长期以来,勘查进展不大。在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经矿产预查、精细地质填图和探矿工程控制,新发现了登吉屯铜矿床。通过对其赋矿围岩、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后发现,其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中侏罗世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中,铜矿化类型以稀疏浸染状或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围岩蚀变广泛且呈面状分布,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具有斑岩型铜矿床浅部的成矿和蚀变特征,矿床成因为斑岩型;其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72.6±2.0)Ma,推断成矿时代可能为中侏罗世早期。这些特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确实存在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

关键词:登吉屯铜矿;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扎赉特旗;内蒙古;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