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磨削硬化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第3期
论文作者:刘菊东 王贵成 贾志宏 陈康敏
关键词:磨削; 表面硬化; 显微组织; 硬化层深度;
摘 要:在平面磨床上,采用干磨削方式对45钢进行了磨削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硬化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磨削温度场和应变场的综合作用下,完全硬化区马氏体相呈现"细-粗-细"的变化规律,且相对粗大马氏体相出现在次表层;而过渡区组织的形成主要在于磨削热循环温度场的作用.磨削深度或原始组织对显微硬度无显著影响,硬度值均在700~750HV之间;但磨削硬化层深度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或原始组织均匀性的提高,从0.9mm增大到1.4mm.
刘菊东1,王贵成1,贾志宏3,陈康敏3
(1.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2.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3.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在平面磨床上,采用干磨削方式对45钢进行了磨削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硬化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磨削温度场和应变场的综合作用下,完全硬化区马氏体相呈现"细-粗-细"的变化规律,且相对粗大马氏体相出现在次表层;而过渡区组织的形成主要在于磨削热循环温度场的作用.磨削深度或原始组织对显微硬度无显著影响,硬度值均在700~750HV之间;但磨削硬化层深度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或原始组织均匀性的提高,从0.9mm增大到1.4mm.
关键词:磨削; 表面硬化; 显微组织; 硬化层深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