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下Ba2+对水泥浆体C-S-H微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论文作者:沈凡 胡晨光 赵明宇
文章页码:759 - 764
关键词:变温;Ba2+;水泥;C-S-H;微结构;
摘 要:为从分子尺度优化C-S-H微结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拟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变温历程的养护制度,运用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9Si MAS NMR)结合去卷积技术,研究了变温条件下Ba(OH)2掺量为1.0%时对水泥浆体C-S-H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变温条件下掺加Ba(OH)2提高了水泥浆体中硅酸盐矿物水化程度,尤其在水化早期(3 d)时硅酸盐矿物水化程度增幅较大,进而使C-S-H结构中硅氧四面体二聚体数量增加,导致其C-S-H平均分子链长(MCL)显著低于纯水泥浆体,避免了纯水泥浆体在降温阶段出现C-S-H的MCL降低的现象。同时,掺加Ba(OH)2进一步降低了水泥浆体在变温过程下C-S-H中Al3+取代Si4+的程度。
沈凡1,胡晨光2,赵明宇3
1.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河北联合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为从分子尺度优化C-S-H微结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拟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变温历程的养护制度,运用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9Si MAS NMR)结合去卷积技术,研究了变温条件下Ba(OH)2掺量为1.0%时对水泥浆体C-S-H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变温条件下掺加Ba(OH)2提高了水泥浆体中硅酸盐矿物水化程度,尤其在水化早期(3 d)时硅酸盐矿物水化程度增幅较大,进而使C-S-H结构中硅氧四面体二聚体数量增加,导致其C-S-H平均分子链长(MCL)显著低于纯水泥浆体,避免了纯水泥浆体在降温阶段出现C-S-H的MCL降低的现象。同时,掺加Ba(OH)2进一步降低了水泥浆体在变温过程下C-S-H中Al3+取代Si4+的程度。
关键词:变温;Ba2+;水泥;C-S-H;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