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小秦岭碳酸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12年第3期

论文作者:王林均 许成 吴敏 宋文磊 唐红峰

文章页码:370 - 378

关键词:碳酸岩;同位素地球化学;花岗岩;构造背景;小秦岭;

摘    要:小秦岭碳酸岩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其(87Sr/86Sr)i与εNd值分别介于0.70495~0.70552和-10.1~4.6之间,紧靠EM1地幔端元,但相对EM1具有低Sr和低Nd特征。Pb同位素与华北板块南缘完全不同,而是落在了南秦岭下地壳范围之内,这表明华北板块南缘下地壳或地幔已经受到南秦岭地壳物质俯冲置换的影响,即在晚三叠纪时期,秦岭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可能已经结束,转入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并进一步论述了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是在深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形成以及具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特征。

详情信息展示

小秦岭碳酸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王林均,许成,吴敏,宋文磊,唐红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质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小秦岭碳酸岩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其(87Sr/86Sr)i与εNd值分别介于0.70495~0.70552和-10.1~4.6之间,紧靠EM1地幔端元,但相对EM1具有低Sr和低Nd特征。Pb同位素与华北板块南缘完全不同,而是落在了南秦岭下地壳范围之内,这表明华北板块南缘下地壳或地幔已经受到南秦岭地壳物质俯冲置换的影响,即在晚三叠纪时期,秦岭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可能已经结束,转入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并进一步论述了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是在深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形成以及具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特征。

关键词:碳酸岩;同位素地球化学;花岗岩;构造背景;小秦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