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梵净山地区燕山期流纹斑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金属矿山2014年第9期

论文作者:宋炯 覃小锋 张晓华 王宗起 韩小宾

文章页码:103 - 107

关键词: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燕山期;黔东北梵净山地区;

摘    要: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黔东北梵净山地区东北部首次发现的流纹斑岩进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流纹斑岩形成于98.9±1.3 Ma的早白垩纪,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同时表明本区深部可能存在有大量的印支—燕山期隐伏中酸性花岗岩体,这些隐伏岩体与本区中低温热液型矿产具有密切关系。流纹斑岩的发现及其年龄的确定,对于探讨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的构造-岩浆演化,特别是指导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产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信息展示

梵净山地区燕山期流纹斑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宋炯1,2,覃小锋1,2,张晓华3,王宗起3,韩小宾4

1.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4. 河北省地勘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大队

摘 要: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黔东北梵净山地区东北部首次发现的流纹斑岩进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流纹斑岩形成于98.9±1.3 Ma的早白垩纪,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同时表明本区深部可能存在有大量的印支—燕山期隐伏中酸性花岗岩体,这些隐伏岩体与本区中低温热液型矿产具有密切关系。流纹斑岩的发现及其年龄的确定,对于探讨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的构造-岩浆演化,特别是指导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产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燕山期;黔东北梵净山地区;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