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
来源期刊: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第S1期
论文作者:刘贝 黄文辉 刘素平 陆小霞 敖卫华 陈燕萍 滕娟
文章页码:226 - 461
关键词:黄铁矿;赋存特征;成因机制;沁水盆地;
摘 要:运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与15号煤样品进行了煤岩煤质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黄铁矿的微观赋存特征。结果表明:15号煤含硫量较3号煤高,黄铁矿普遍发育;镜下可划分出黄铁矿的微观赋存特征有莓球状、晶粒状、团窝状、结核状。根据黄铁矿的晶形和赋存特征,可以判断3号煤中的黄铁矿主要形成于同生-准同生、早期成岩作用阶段;15号煤中的黄铁矿具有多阶段演化的特点,15号煤属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海水为黄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硫源和有利于细菌活动的还原环境。
刘贝1,2,黄文辉1,2,刘素平1,2,陆小霞1,2,敖卫华1,2,陈燕萍1,2,滕娟1,2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运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与15号煤样品进行了煤岩煤质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黄铁矿的微观赋存特征。结果表明:15号煤含硫量较3号煤高,黄铁矿普遍发育;镜下可划分出黄铁矿的微观赋存特征有莓球状、晶粒状、团窝状、结核状。根据黄铁矿的晶形和赋存特征,可以判断3号煤中的黄铁矿主要形成于同生-准同生、早期成岩作用阶段;15号煤中的黄铁矿具有多阶段演化的特点,15号煤属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海水为黄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硫源和有利于细菌活动的还原环境。
关键词:黄铁矿;赋存特征;成因机制;沁水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