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桂南钦防构造带两侧中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论文作者:覃小锋 潘罗忠 胡贵昂 周府生 谢凌锋 李广宁

文章页码:325 - 331

关键词:钦防构造带;中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差异隆升;

摘    要: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桂南钦防构造带两侧的8个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结果表明:构造带南东侧4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44.5±2.3)~(53.2±5.7)Ma,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相对较年轻,44.5~66.2Ma期间的隆升速率为0.007~0.012 mm/a,47.4 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0.095 mm/a,平均隆升速率0.095 mm/a;而构造带北西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58.2±3.70)~(63.1±4.93)Ma,年龄较老,61.5 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0.073 mm/a,平均隆升速率为0.084 mm/a,反映出自始新世以来,钦防构造带两侧存在有较明显的差异隆升过程。此外,裂变径迹年龄的平面分布格局和热模拟结果表明,钦防构造带两侧自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活动并非是整体统一抬升的过程,而是表现为北西侧先隆升、南东侧后隆升的演化规律。反映了区域性的差异隆升作用由北西向南东具逐渐增强趋势。

详情信息展示

桂南钦防构造带两侧中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覃小锋1,2,潘罗忠2,胡贵昂2,周府生2,谢凌锋2,李广宁2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摘 要: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桂南钦防构造带两侧的8个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结果表明:构造带南东侧4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44.5±2.3)~(53.2±5.7)Ma,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相对较年轻,44.5~66.2Ma期间的隆升速率为0.007~0.012 mm/a,47.4 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0.095 mm/a,平均隆升速率0.095 mm/a;而构造带北西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58.2±3.70)~(63.1±4.93)Ma,年龄较老,61.5 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0.073 mm/a,平均隆升速率为0.084 mm/a,反映出自始新世以来,钦防构造带两侧存在有较明显的差异隆升过程。此外,裂变径迹年龄的平面分布格局和热模拟结果表明,钦防构造带两侧自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活动并非是整体统一抬升的过程,而是表现为北西侧先隆升、南东侧后隆升的演化规律。反映了区域性的差异隆升作用由北西向南东具逐渐增强趋势。

关键词:钦防构造带;中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差异隆升;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