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螺旋藻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稀土镱离子的吸附性能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作者:邹文强 舒庆 许宝泉

文章页码:103 - 112

关键词:螺旋藻;吸附;稀土镱离子;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

摘    要:通过Zarrouk培养液获得了螺旋藻,并以其为生物质吸附剂,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稀土镱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道扫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多功能成像电子能谱仪(XPS)等分析方法对螺旋藻的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Freundlich,Langmuir,Redlich-Peterso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伪一级、伪二级、Elovich方程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进行探讨,以了解该吸附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当被处理液的pH值为5、螺旋藻的剂量为2.0 g/L、初始镱离子浓度为100 mg/L和吸附时间为60 min时,螺旋藻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的稀土镱离子的吸附去除率为77%,且解吸附率可达到92.3%,表明螺旋藻的吸附速率快、吸附效果较为理想.研究表明: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且吸附等温线能较好用Langmuir方程进行模拟(R2>0.99),属于自发吸热型吸附过程.

详情信息展示

螺旋藻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稀土镱离子的吸附性能

邹文强,舒庆,许宝泉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摘 要:通过Zarrouk培养液获得了螺旋藻,并以其为生物质吸附剂,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稀土镱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道扫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多功能成像电子能谱仪(XPS)等分析方法对螺旋藻的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Freundlich,Langmuir,Redlich-Peterso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伪一级、伪二级、Elovich方程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进行探讨,以了解该吸附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当被处理液的pH值为5、螺旋藻的剂量为2.0 g/L、初始镱离子浓度为100 mg/L和吸附时间为60 min时,螺旋藻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的稀土镱离子的吸附去除率为77%,且解吸附率可达到92.3%,表明螺旋藻的吸附速率快、吸附效果较为理想.研究表明: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且吸附等温线能较好用Langmuir方程进行模拟(R2>0.99),属于自发吸热型吸附过程.

关键词:螺旋藻;吸附;稀土镱离子;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