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EDTA-Eu掺杂SiO2粒子及其荧光特性

来源期刊:稀土2010年第4期

论文作者:陈野 李飞 郭艳宏

文章页码:25 - 28

关键词:荧光;稀土配合物;反相微乳法;SiO2;

摘    要: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稀土配合物EDTA-Eu掺杂的SiO2荧光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粒子为非晶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DTA中的羰基以双齿配位的形式与Eu3+配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396nm处没有出现Eu3+的本征激发峰,而在310nm处出现一较强激发峰,表明配合物的激发谱由配体EDTA吸收能量引起,并将能量传递给Eu3+使之发出特征荧光,在310nm光激发下,发射波长位于615nm处,对应于Eu3+离子电偶极跃迁5D0-7F2,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磁偶极跃迁5D0-7F1表明Eu3+的配合物中稀土离子处于不对称中心,掺杂的ED-TA-Eu与SiO2摩尔比在1:120~1:15之间时,随着EDTA-Eu的掺杂量的增加SiO2粒子的最大发射荧光强度成指数函数增长。

详情信息展示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EDTA-Eu掺杂SiO2粒子及其荧光特性

陈野,李飞,郭艳宏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摘 要: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稀土配合物EDTA-Eu掺杂的SiO2荧光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粒子为非晶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DTA中的羰基以双齿配位的形式与Eu3+配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396nm处没有出现Eu3+的本征激发峰,而在310nm处出现一较强激发峰,表明配合物的激发谱由配体EDTA吸收能量引起,并将能量传递给Eu3+使之发出特征荧光,在310nm光激发下,发射波长位于615nm处,对应于Eu3+离子电偶极跃迁5D0-7F2,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磁偶极跃迁5D0-7F1表明Eu3+的配合物中稀土离子处于不对称中心,掺杂的ED-TA-Eu与SiO2摩尔比在1:120~1:15之间时,随着EDTA-Eu的掺杂量的增加SiO2粒子的最大发射荧光强度成指数函数增长。

关键词:荧光;稀土配合物;反相微乳法;SiO2;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