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聚丙烯-g-聚氨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来源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第8期

论文作者:刘冶球 许家瑞

文章页码:80 - 83

关键词:形态;结晶;PP-g-PU共聚物;

摘    要: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聚丙烯-g-聚氨酯(PP-g-PU)共聚物的形态结构,发现各接枝物均出现微相分离,分散相分布于PP的非晶区,分散相的大小、分布及形状与接枝物的支链的长度和分布密度密切相关;由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POLM)照片可见,结晶对其微相分离也产生一定影响。结果表明,当PU支链分子量为2361,PU含量在20%以内的接枝物,其分散相以小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于PP连续相中,两相界面处可以观察到较为清晰的界面相,两相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详情信息展示

聚丙烯-g-聚氨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刘冶球1,许家瑞2

1.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聚合物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聚丙烯-g-聚氨酯(PP-g-PU)共聚物的形态结构,发现各接枝物均出现微相分离,分散相分布于PP的非晶区,分散相的大小、分布及形状与接枝物的支链的长度和分布密度密切相关;由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POLM)照片可见,结晶对其微相分离也产生一定影响。结果表明,当PU支链分子量为2361,PU含量在20%以内的接枝物,其分散相以小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于PP连续相中,两相界面处可以观察到较为清晰的界面相,两相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形态;结晶;PP-g-PU共聚物;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