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隐形杀手”——电磁波

来源期刊:金属世界2000年第1期

论文作者:晓云

文章页码:12 - 13

摘    要:<正> “恐怖的幽灵”“看不见的杀手”,电磁辐射专家们形象描述的电磁污染新公害的神秘面纱,一旦被揭开人们不禁会大吃一惊。从1948年美国学者Dailg、Lming等人首先发现了微波对人体器官机体产生的不可逆转损伤,半个世纪以来,这样的悲剧已数不胜数且愈演愈烈,成为各种媒体争先报道的“三大污染源”之一。 电磁波的“恐怖”在于它防不胜防。它是高速运动着的物质,是通过空间传播的一种能量和动量,其表现不但在于每秒30万km的传播速度,也不在于没有静止的质点,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且又无所不在,

详情信息展示

“隐形杀手”——电磁波

晓云

摘 要:<正> “恐怖的幽灵”“看不见的杀手”,电磁辐射专家们形象描述的电磁污染新公害的神秘面纱,一旦被揭开人们不禁会大吃一惊。从1948年美国学者Dailg、Lming等人首先发现了微波对人体器官机体产生的不可逆转损伤,半个世纪以来,这样的悲剧已数不胜数且愈演愈烈,成为各种媒体争先报道的“三大污染源”之一。 电磁波的“恐怖”在于它防不胜防。它是高速运动着的物质,是通过空间传播的一种能量和动量,其表现不但在于每秒30万km的传播速度,也不在于没有静止的质点,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且又无所不在,

关键词: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