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P2O5-SiO2溶胶凝胶玻璃在模拟体液中HCA层形成的研究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04年增刊第1期
论文作者:王传辉 张守阳 李贺军
关键词:溶胶凝胶玻璃; 碳酸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模拟体液;
摘 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的CaO-P2O5-SiO2系统玻璃.组成范围为(mol%):CaO13~18,P2O5 3~6,SiO2 78~83.样品采用体外溶液实验(in vitro)方法,在模拟体液(SBF)内浸泡不同时间.通过测定样品在SBF浸泡不同时间的溶液pH值变化,并对样品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样品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的形成机理及形貌变化.结果表明:SiO2含量达78~83 mol%时玻璃仍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在SBF中24 h内已开始形成HCA层,第3天已呈稳定态并布满整个表面,浸泡10d后的HCA由粒径在0.5~2.0 μm的球形颗粒构成.球形颗粒是纳米级HCA微晶聚集而成的多晶体.
王传辉1,张守阳1,李贺军1
(1.西北工业大学,碳/碳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的CaO-P2O5-SiO2系统玻璃.组成范围为(mol%):CaO13~18,P2O5 3~6,SiO2 78~83.样品采用体外溶液实验(in vitro)方法,在模拟体液(SBF)内浸泡不同时间.通过测定样品在SBF浸泡不同时间的溶液pH值变化,并对样品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样品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的形成机理及形貌变化.结果表明:SiO2含量达78~83 mol%时玻璃仍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在SBF中24 h内已开始形成HCA层,第3天已呈稳定态并布满整个表面,浸泡10d后的HCA由粒径在0.5~2.0 μm的球形颗粒构成.球形颗粒是纳米级HCA微晶聚集而成的多晶体.
关键词:溶胶凝胶玻璃; 碳酸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模拟体液;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