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铜粉的合成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08年增刊第1期
论文作者:李璠 李样生 朱正吼 兰普添
关键词: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摘 要:以Cu(NO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铜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铜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李璠1,李样生1,朱正吼1,兰普添1
(1.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330031)
摘要:以Cu(NO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铜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铜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关键词: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