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控制合成介孔纤维状钴酸镍粉末
来源期刊:矿冶工程2017年第4期
论文作者:马雅琳 陆二聚 湛菁 刘恢
文章页码:112 - 116
关键词:钴酸镍;纤维状;配位共沉淀;形貌控制;
摘 要:以可溶性氯化镍、氯化钴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孔纤维状钴酸镍(NiCo2O4)粉末。采用XRD、SEM、TEM、IR以及BET对前驱体和NiCo2O4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配位共沉淀条件对前驱体粉末形貌、粒度和成分的影响。采用DTA/TG研究了钴酸镍前驱体粉末的热分解历程。结果表明:Ni2+-Co2+-NH3-NH4+-C2O42--H2O反应体系中,在溶液pH=8.0、温度50℃、金属离子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可得到纤维状钴酸镍前驱体粉末;氨与镍钴离子配合生成含氨草酸镍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机理。在空气气氛中300℃热分解该前驱体粉末即可得到比表面积97 m2/g、平均孔径11 nm、轴径比3050的纤维状多孔NiCo2O4粉末。
马雅琳,陆二聚,湛菁,刘恢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摘 要:以可溶性氯化镍、氯化钴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孔纤维状钴酸镍(NiCo2O4)粉末。采用XRD、SEM、TEM、IR以及BET对前驱体和NiCo2O4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配位共沉淀条件对前驱体粉末形貌、粒度和成分的影响。采用DTA/TG研究了钴酸镍前驱体粉末的热分解历程。结果表明:Ni2+-Co2+-NH3-NH4+-C2O42--H2O反应体系中,在溶液pH=8.0、温度50℃、金属离子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可得到纤维状钴酸镍前驱体粉末;氨与镍钴离子配合生成含氨草酸镍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机理。在空气气氛中300℃热分解该前驱体粉末即可得到比表面积97 m2/g、平均孔径11 nm、轴径比3050的纤维状多孔NiCo2O4粉末。
关键词:钴酸镍;纤维状;配位共沉淀;形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