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掺杂ZnO晶体的制备及红外光谱特性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0年第4期
论文作者:赵俊锋 陈建华 陈文华 沈晓冬 陆春华
文章页码:329 - 334
关键词:ZnO;水热法;Ni掺杂;红外;
摘 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比例Ni掺杂ZnO晶体。XRD结果表明,Ni掺杂浓度较低时,生成置换型氧化锌镍固溶体,当Ni掺杂浓度增加到5%时,Ni2+过饱和,析出部分立方NiO。FT-IR结果显示:当水热温度达到160℃时,粒子运动速率越快,晶格空隙越开放,Ni2+替代Zn2+形成固溶体的数目增多,掺杂ZnO在906cm-1附近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带,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吸收带变强变宽;提高前驱物的pH值,实际进入ZnO晶格Ni2+浓度越高,造成的晶格缺陷越多,从而使吸收带出现了蓝移,表现出良好的红外吸收特性。
赵俊锋1,陈建华2,3,陈文华3,沈晓冬3,陆春华3
1.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2.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3.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比例Ni掺杂ZnO晶体。XRD结果表明,Ni掺杂浓度较低时,生成置换型氧化锌镍固溶体,当Ni掺杂浓度增加到5%时,Ni2+过饱和,析出部分立方NiO。FT-IR结果显示:当水热温度达到160℃时,粒子运动速率越快,晶格空隙越开放,Ni2+替代Zn2+形成固溶体的数目增多,掺杂ZnO在906cm-1附近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带,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吸收带变强变宽;提高前驱物的pH值,实际进入ZnO晶格Ni2+浓度越高,造成的晶格缺陷越多,从而使吸收带出现了蓝移,表现出良好的红外吸收特性。
关键词:ZnO;水热法;Ni掺杂;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