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不同构造部位地应力对压裂裂缝形态的控制

来源期刊:煤炭学报2008年第5期

论文作者:刘国丰 接铭训 倪小明 王延斌

关键词:地应力; 压裂; 裂缝形态;

摘    要:针对压裂裂缝形态的传统方法主要根据煤岩性质进行判识,未考虑构造力对其控制作用的影响,以沁水盆地中、南部的晋城矿区西部为例,以水力压裂施工中破裂压力、停泵压力等数据为基础,结合水力压裂测量地应力原理,计算出不同构造部位水平最小、最大应力和垂直应力;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回归函数;根据回归函数确定出不同构造部位水平缝和垂直缝转化的临界深度.与传统经验方法相比,判识的可靠度更高.

详情信息展示

不同构造部位地应力对压裂裂缝形态的控制

刘国丰1,接铭训2,倪小明1,王延斌1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

摘要:针对压裂裂缝形态的传统方法主要根据煤岩性质进行判识,未考虑构造力对其控制作用的影响,以沁水盆地中、南部的晋城矿区西部为例,以水力压裂施工中破裂压力、停泵压力等数据为基础,结合水力压裂测量地应力原理,计算出不同构造部位水平最小、最大应力和垂直应力;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回归函数;根据回归函数确定出不同构造部位水平缝和垂直缝转化的临界深度.与传统经验方法相比,判识的可靠度更高.

关键词:地应力; 压裂; 裂缝形态;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