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Ag、Cu离子先后注入SiO2玻璃后形成的米题粒的光学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03年第6期

论文作者:石瑛 陈海波 付强 蒋昌忠

关键词:金属离子注入; 光学透射率; 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XPS;

摘    要:采用由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VVA)引出的强束流脉冲Ag、Cu离子,先后注入到SiO2玻璃.注入的剂量均为5×1016ions/cm2,Ag的加速电压为43kV,Cu的加速电压为30kV.光学吸收谱显示吸收峰的位置在442nm,可以推测Ag、Cu在SiO2玻璃表层形成了纳米合金.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考察注入样品的价态分布,观察到Ag、Cu仍大多以金属态形式存在.对样品进行退火后,发现光学透射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详情信息展示

Ag、Cu离子先后注入SiO2玻璃后形成的米题粒的光学性质研究

石瑛1,陈海波1,付强1,蒋昌忠1

(1.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采用由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VVA)引出的强束流脉冲Ag、Cu离子,先后注入到SiO2玻璃.注入的剂量均为5×1016ions/cm2,Ag的加速电压为43kV,Cu的加速电压为30kV.光学吸收谱显示吸收峰的位置在442nm,可以推测Ag、Cu在SiO2玻璃表层形成了纳米合金.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考察注入样品的价态分布,观察到Ag、Cu仍大多以金属态形式存在.对样品进行退火后,发现光学透射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金属离子注入; 光学透射率; 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XPS;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