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安徽宁芜盆地杨庄玢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来源期刊:矿产勘查2020年第11期

论文作者:刘小胡 孙丰瑞 张钊 刘纯波 严文婕 马春 居维伟 张悦秋

文章页码:2373 - 2379

关键词:铁矿;玢岩型;新亚式;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找矿方向;宁芜盆地;安徽;

摘    要:安徽省杨庄铁矿是近年来在钟姑山矿田新发现的又一大型铁矿床,位于宁芜盆地南段钟姑山复背斜的次级褶皱向阳向斜构造的北转折端,矿体主要赋存于徐家山组与闪长(玢)岩的内外接触带、三叠系徐家山组地层中及闪长(玢)岩内部,整体走向NW,倾向SW,局部倾向SE,倾角变化较大,总体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产出,局部具分支复合、膨大收缩,尖灭再现等特征,矿石以磁铁矿为主,次为(假象)赤铁矿矿石,矿石结构以他形-半自形微细粒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稠密浸染状构造为主,矿床成因应属气化-热液交代为主的充填-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明显有别于已有的凤凰山(白象山)式、姑山式铁矿床,应为新亚式"杨庄式玢岩铁矿"。该新亚式的提出,丰富了"玢岩铁矿"模式。

详情信息展示

安徽宁芜盆地杨庄玢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小胡1,孙丰瑞1,张钊1,刘纯波2,严文婕1,马春1,居维伟1,张悦秋1

1.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2. 遵义师范学院

摘 要:安徽省杨庄铁矿是近年来在钟姑山矿田新发现的又一大型铁矿床,位于宁芜盆地南段钟姑山复背斜的次级褶皱向阳向斜构造的北转折端,矿体主要赋存于徐家山组与闪长(玢)岩的内外接触带、三叠系徐家山组地层中及闪长(玢)岩内部,整体走向NW,倾向SW,局部倾向SE,倾角变化较大,总体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产出,局部具分支复合、膨大收缩,尖灭再现等特征,矿石以磁铁矿为主,次为(假象)赤铁矿矿石,矿石结构以他形-半自形微细粒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稠密浸染状构造为主,矿床成因应属气化-热液交代为主的充填-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明显有别于已有的凤凰山(白象山)式、姑山式铁矿床,应为新亚式"杨庄式玢岩铁矿"。该新亚式的提出,丰富了"玢岩铁矿"模式。

关键词:铁矿;玢岩型;新亚式;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找矿方向;宁芜盆地;安徽;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